垫江微发布 垫江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市民告知书
垫江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市民告知书
广大市民朋友: 入冬以来,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在广大市民朋友的支持配合下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,全县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。但国外疫情仍处于高发态势,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,加之冬春季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,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的任务仍然艰巨,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,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现就有关事项予以告知,请市民朋友积极支持配合。 一、如实报告风险区旅居史。及时关注中高风险地区实时调整情况,若非必要,近期请不要到境外、边境(口岸)城市以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出差旅行,若必须前往,务必全程科学做好个人防护。对于28天内有境外或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垫返垫人员,请及时向当地村(社区)报备,并自觉配合落实好疫情防控管控措施。 二、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。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到来,将迎来人员流动、聚集高峰,疫情防控面临重大考验。为减小春节期间因人员流动、聚集带来的传播风险,倡议在垫务工市民和在外务工人员留在工作地过节,全县各级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确需离渝的应征得单位同意。 三、遵守公共场所防疫规定。进入公共场所(交通工具、超市、商场、餐馆、农贸市场、电影院、网吧、歌厅、图书馆、健身房等密闭或人群聚集场所)要坚持佩戴口罩,主动配合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落实测温验码、人员分流等防疫措施。在交谈、候车、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。 四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。广大市民要本着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,养成良好卫生习惯,个人用品不共用,饭前便后、外出归家等要勤洗手,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,不随地吐痰,不扎堆、不聚集。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卫生,勤通风、勤消毒、勤打扫。大力提倡使用公筷、公勺,推动餐桌文明。 五、谨慎购买进口冷链食品。购买前要查看其是否有检验检疫证明、核酸检测报告、消毒证明、追溯信息。购买过程中,要主动扫“健康码”,戴好口罩、手套等防护用品。回家后,可用75%酒精对冷冻食品包装表面进行消毒,做到每打开一层包装消一次毒。接触和处理完冷链食品后,及时洗手,必要时可以使用手部消毒剂。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,尤其是肉、禽、蛋和海产食品。 六、出现相应症状及时规范就医。若个人或家庭成员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胸闷等症状,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,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减少与他人接触。在药店购买退烧、止咳、抗病毒、抗菌素类药品的市民要进行实名登记,主动扫“健康码”。出入医院要戴好口罩,出示“健康码”,就医时如实向医生告知外出旅居史及可疑人员、物品接触情况,配合好医疗机构调查。推荐采取线上咨询、网上预约、分时段就医等诊疗方式就医。 七、从严控制聚集性活动。全县各级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、大型演出等聚集性活动,尽量召开视频会议、严控会场人员规模,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并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。高铁站、客运站、酒店、商场、大型小区出入口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要增设红外线测温仪,提高体温检测效率。公共场所要严控接待规模,电影院、娱乐场所等接纳消费者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%。倡导节庆文明新风,不大办婚丧嫁娶,尽量少摆席、少串门、少走动,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,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,切实降低聚集性风险。 八、重点人群配合开展核酸检测。密切接触者、境外入境人员、发热门诊患者、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、监所工作人员、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以及中高风险地区来垫返垫人员、进口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、农贸(集贸、海鲜)市场从业人员、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工作人员、外卖和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员要自觉配合开展好核酸检测。 九、强化工作场所疫情防控。工作场所要做好人员轨迹排查,若28天内有境外或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,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及属地镇街报告。加强人员健康监测,落实工作人员出入管理、检测体温、查验“健康码”等防控措施,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的,要及时组织前往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。落实工作场所消毒、通风等防疫措施,做好口罩、体温仪等必要的防疫物资储备,配备洗手设施及洗手液,推行分时段错时用餐,有效减少人员聚集。鼓励各单位推行弹性休假,引导人员错峰离垫返垫。学校要精准有序安排学生错峰离校,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与服务。 十、认真履行防疫责任及义务。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》等法律法规规定,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和义务,对于刻意隐瞒不报、拒不遵守防疫相关措施的,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 疫情防控,人人有责;春天将至,未来可期。愿我们守望相助,众志成城,共同夺取战“疫”的全面胜利。祝广大市民朋友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!
垫江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
防控工作指挥部
2021年1月7日
文章来源:垫江微发布
阅读人数:1033(人)